武汉轻工大学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来源: 作者: 发表日期:2018-05-03 阅读次数:

 

 

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

质量报告

 

 

 

 

O一七年十二月

 

 


学校概况

武汉轻工大学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创建于1951年,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体制。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现已形成了以轻工食品类学科为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转化领域相关学科优势明显,以工科为主干,工、管、理、文、经、农、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格局。

学校现有办学用地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47万余册,上线商业数据库(数据平台)达到55种,电子图书68万余册,音视频11600小时,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湖北省自动化水平优秀级图书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7亿元。建有教学实验室(中心)27个,其中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学校现设14个教学院(部),举办有国际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现有本科专业6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省级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个。目前,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17100余人。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7个。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46个,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

学校拥有一支敬业爱生、潜心治学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近1400人,专任教师87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90%。教师队伍中,有国“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第一层次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和省部级高端人才和专家名师70人。学校聘有国“高端外专”人选、湖北“百人计划”和“楚天学者计划”50余位知名学者,陈焕春院士、印遇龙院士和马勇等专家名师担任学校特聘教授。

学校科研优势突出。近年来,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2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93项;出版著作、教材700余部;截至201710月底,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9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4项,省级科技技术发明奖1项。获授权专利645项,其中发明专利183项。多年来,在“大食品”领域,学校协同具有一流学科的高校,汇聚科研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聚集行业领军企业,形成学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评“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秀组织单位”、“首批湖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完全学分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着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不断强化学习、应用、探究、创“四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以“常青科技文化艺术节”、创业大赛等为依托,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近一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优秀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一等奖5项。近年来,学校先后建成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育计划、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一大批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每年均荣获大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他们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的良好素质,受到社会广泛欢迎。

学校面向世界,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的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与港澳台地区高校也有密切的往来和交流。学校实施国际学生学历教育项目,招收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的国际学生。学校获“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具备公派优秀本科生出国留学资格。

学校通过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形成优良校风,不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党委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党委中心组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数十项荣誉。

砥砺风雨,成就辉煌,武汉轻工大学始终与祖国共奋进。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明德、积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弘扬“敬业爱校、艰苦创业、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内涵发展,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学。

 


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1.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1 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学校着眼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为引领,探索并形成了“注重通识基础,强化特长培养,突出创新教育,倡导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知识应用、实践动手、职业适应、终身学习等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校坚持“立足湖北,服务行业,辐射全国”,努力为轻工食品行业、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更多应用型创新人才。

1.2 本科专业设置

学校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部14个教学院(部)。学校63个本科专业分布在工、管、理、农、文、经、艺、教等8个学科门类。专业在各个学科门类中的分布比例如表1.1所示。

1.1 专业在学科门类中分布比例表

学科门类

工学

管理学

理学

农学

文学

经济学

艺术学

教育学

专业数量

(个)

29

9

11

3

4

2

4

1

占全部专业比例(%

46.03

14.29

17.46

4.76

6.35

3.17

6.35

1.59

1.3 在校生情况

2016-2017学年,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7161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5822人,专科生33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95人,留学生14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为92.2%

1.4 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学校2017年共有57个本科专业在全国30个省(区、市)招生,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3900人,录取3920人。

录取分数逐年增长。学校2017年招生批次在湖北省既有第一批本科,也有第二批本科,在外省全部为第二批本科,各批次录取分数在全国都有较大增长。在湖北省理科第一批本科录取最低分高出批次线6分,比2016年增长了2分,文科高出批次线7分,与2016年持平;理科在外省录取最低分超过当地第一批本科批次线有黑龙江、山东、海南、河南、安徽、河北、江西、四川等8个省,在第一批本科批次线下10分以内的有新疆、陕西、辽宁、湖南、江苏、广东、重庆、甘肃等8个省;文科在外省录取最低分超过当地第一批本科批次线有安徽、河北、河南等3个省,在第一批本科批次线下10分以内的有四川、新疆、湖南、江苏、贵州、甘肃、山西等7个省。

生源质量稳步提高。学校2017年录取第一批本科线上考生比例不断增长,生源质量呈现较大幅度的提高。一是2017年在全国录取第一批本科线上考生合计2381人,占总录取人数的64.70%,比2016年增长了2.84个百分点。二是第一批本科线上录取高分段人数较多,2017年录取超重点线上10分及以上人数为1353人,比2016年的1035人,增长了30.72个百分点。如图1.1所示。

1.1 2015-2017年录取第一批本科线人数比例

2. 师资与教学条件

2.1 师资队伍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借智)、培养(优化)”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针,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培养造就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积极推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打造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为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障。

师资数量与结构2016-2017学年,有专任教师873人,外聘教师205人,生师比为18.9:1。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138人,副高级职称37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58.2%;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78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90.4%,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6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1.5%;35岁及以下人数为203人,占学校教师总数的23.3%35岁至55岁(含)人数为628人,占学校教师总数的71.9%55岁以上的人数为4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中青年教师成为教师中的主体。师资队伍职称、学位和年龄结构如表2.1所示。

2.1 师资队伍职称、学位和年龄结构

类别

师资队伍(人)

占比(%

总计

873

/

职称

正高级职称

138

15.8

副高级职称

370

42.4

学位

博士

362

41.5

硕士

427

48.9

年龄

35岁及以下

203

23.3

3655

628

71.9

56岁及以上

42

4.8

高层次人才与专家名师。教师队伍中,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省首批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第一层次2人、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10人、楚天学者1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0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8人。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优秀教师1人,省先进工作者(劳模)、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五一劳动奖章)、师德先进个人等10人。

2.2 高级职称教师授课情况

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教学情况。学校倡导教授为本科生上课,2016-2017学年,教授、副教授分别为138人和370人,其中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有110人,副教授有343人,分别占教授和副教授总人数的79.71%92.70%2016-2017学年,学校开设本科课程总门数1601门,其中教授和副教授所讲授课程门数分别为277门、884门,分别占本科课程总门数的17.30%55.22%

2.3 教学经费投入

学校有稳定、可靠的办学经费来源。2016年我校实现本科教育事业收入3936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4175万元,一般非税收入拨款13105万元,其他收入2087万元。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经费优先保障本科教学运行。2016年,学校投入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2231万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1410元;本科实验经费201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127元;本科实习经费352万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222元。本年度学校加大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经费投入,全年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经费1069万元,为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证。

2.4 教学行政用房

2016-2017学年,学校占地面积92.29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53.7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1.11万平方米,生均29.78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8.10万平方米,生均16.37平方米;实验室面积10.43万平方米,生均6.08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6.66万平方米,生均9.71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情况如表2.2所示。

2.2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统计表

项    目

数量(单位:平方米)

1.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平方米)

253112

其中:教室

78464

图书馆

41444

实验室、实习场所

104290

专用科研用房

6210

体育馆

13713

会堂

8991

2.行政用房(平方米)

27874

合计

280986

2.5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2016-2017学年,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27444万元,生均值为14879.80元。当年净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2166.4万元,净增比例为7.89%。基础课程实验配套均达到每组实验每人一套,专业实验设备满足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需要,实验教学条件保障有力。

2.6 图书和信息资源

学校图书馆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自动化水平优秀级图书馆。图书馆面积41444平方米,阅览座位3470个;馆藏纸质文献147.85万册,生均80.02册,其中2016年新增79908册,生均年进书4.33册;中外文纸质报刊1730份,外文电子期刊2265种,电子图书68.85万册;中外文数据库55种,自建特色文献资源库5个。

图书馆已基本形成与本校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相适应、传统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相结合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图书馆实行藏、借、阅、咨一体化,“全天候、全方位”的开放服务模式。2016年,图书馆周平均开放时间为98小时;网上资源24小时开放,年接待读者100.8万余人次,借还图书共计13.43万余册次,电子资源访问126.54万余人次。

图书馆对全校科研论文在各大检索工具收录和专利受理授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编制完成了“武汉轻工大学SCI论文收录统计与分析报告”、“武汉轻工大学专利统计与分析报告”,为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进一步完善以学科单位为服务对象的学科服务体系,为读者多途径收集高质量学科信息,提供良好的文献保障服务。

同时,图书馆积极开展查收查引、文献传递、代检代查、专题服务、读者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层次文献信息服务,为学校教学科研、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2.7 教育信息化

武汉轻工大学校园网采用星型网络体系架构,拥有CISCO 7609H3C 12508核心交换机2台,华为ME60多业务网关2台,以及大量的H3C 10508汇聚和H3C 5052等接入设备,形成了“百兆接入、千兆汇聚、万兆核心”的校园网络,具备IPv4/IPv6双栈接入能力和有线/无线覆盖模式。校园网覆盖全校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学生宿舍和家属区共62栋建筑,网络接入信息点数2万多个,其中无线接入信息点数480多个。数据中心部署和托管的主机数100余台,共享存储空间容量近200T。有效地支持了校园网数据、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高速传输,为学校数字校园、网络教育资源、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等应用服务提供海量数据存储访问。

校园网为全校师生搭建了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共享与交换、综合信息门户三大服务平台,提供有WEB、电子邮件、DNSVPN、网站群等基本应用服务,教务、学工、科研、资产、校园一卡通、电子离校、数字迎新、网上缴费等十几种数字校园应用系统也得到广泛应用。学校建设有本科教学课程中心,不断推进校园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任课教师共建设资源网络课程687门,教学培训视频资源768个,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教学建设与改革

3.1 专业建设

学校坚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注重适应多科性大学发展需要、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专业建设原则,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干,工、管、理、农、文、经、艺、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体系,促进多学科相互支撑、交叉融合,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好的学科生态环境。按照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2016-2017学年学校本科专业总数保持稳定。

学校共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包装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列入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动物科学、动物药学、水产养殖学3专业获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建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产养殖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7个省级品牌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获批湖北省试点学院改革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动物科学等6个专业列入湖北省本科高“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嵌入式技术与信息网络工程方向)等9个专业列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科学列“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

学校稳步推进学分制改革,坚持选择性、通识性、综合性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改革方向,进一步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体现学科专业发展的前瞻性。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合理设置课程,多维度地对课程体系、学分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与整合,构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增加和改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环节,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全面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遵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形成充分体现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体现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

3.2 开课情况

构建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以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为支撑、以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为特色方向,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课程体系。2016-2017学年,共开设本科生课程1601门,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16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64门(含网络通识教育选修课10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851门;专业课程670门。

通识课程旨在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养成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判断能力、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依据学科基础性、系统性、拓展性、宽口径原则设置。专业课程本着精炼、严谨的原则,突出特色化人才培养,依据教育部有关要求并结合各学科(专业)特色设置。

3.3 课程与教材建设

学校坚持夯实基础与强化应用相结合的原则,以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为重点,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吸收最新科技成果,加强教材建设,着力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是丰富通识教育课程资源。以培养学生博雅精神、优美情感、通融识见为目标,以发掘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为引领,着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科技素质。目前已立项建设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工程技术、美育体育四个类别共68门通识教育选修课。二是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夯实学科基础。着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和大学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三是进一步强化素质拓展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系列课程建设,着力提高课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四是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瞄准专业发展前沿,坚持学科基础性、系统性、拓展性、宽口径等原则,以课程内容整合与更新为重点,吸收最新科技成果,加强教材建设,形成专业特色方向课程组。五是实施精品资源课程建设。加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课件、教学视频等基本资源建设,积极拓展教学案例库、专题讲座库、教学素材库等辅助资源。到2016-2017学年末,学校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31门,立项建设校级数字化资源课程149门。六是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切实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开齐开足体育专项课,把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养成一到两项终身受益的运动爱好。

3.4 实践教学与改革

创新实践教学与改革理念。学校将本科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列为《“十三五”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的重点建设内容。继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基础技能层、专业技能层、综合技能层、创新训练层与实验教学模块、实习实训模块、论文设计模块、科研创新模块、素质拓展模块组成“四层次五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验项目,设立“基本型、综合型、创新型”三类实验项目。理、工、农、艺术类专业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35学分,占总学分的20%;文、管、经类专业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30学分,占总学分17%

强化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校共有25个实验教学心及实习实训中心,63个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校内实习基地12个,校外实习基地219个。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满足各专业本科生进点实习需要。

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制定了《中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拓展计划实施办法》和《中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拓展计划经费资助办法》,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实践基地或基层锻炼,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实验技术和管理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机制,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建立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机制,通过聘请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授课、联合指导方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重点加强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研训练等综合实践训练。为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学校专门开设有科研训练课程,学生通过科研训练课程的理论学习和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及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按照教育部关于《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第34号令)的文件精神,开展了学士学位论文文字复制比检测工作,对遏制学生学术不端行为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3.5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以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和大学生创业活动为载体,以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为支撑,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级别的竞赛活动“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申报、“互联网+”大赛等四大类创新创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以“创新创业课程为支撑、创新创业项目为核心、创新创业赛事为抓手、创新创业中心为平台、创新创业实践为重点”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形成了以“创新思维,构建教育模式;创新机制,确保教育成效;创新平台,强化教育实践”为内容的“三新”创新教育格局,大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表彰,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明显。

组织参加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申报项目140项,在省级复赛中获11铜,取得历史性突破。学校在2016“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11铜。在湖北省第十一“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学校获得“优胜杯”。在“学创杯”2016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获湖北省赛一等奖3项。2016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3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0项。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72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52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2篇,核心期刊12篇。

201611月,我校成功举办了湖北(武汉)台湾周“金银湖杯”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新创业邀请赛,我校1支团队获大赛二等奖。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副省长童道驰一行来校参加大赛系列活动,在海峡两岸青年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通过大赛搭建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打开一扇对台青年交流交往的窗口,增强在校学生爱校荣校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2017年,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新增入驻团队8支,获批2017年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7个。

通过与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各类企业密切合作,强化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导航讲座、创“微路演”等一系列就业创业培训活动,联合团省委青年创业中心、湖北青年创业学院、武汉团市委等开展创业沙龙活动,邀请著名企业家、专家学者来校为青年学生授课,提升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3.6 教育国际化

学校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教育对外开放,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我为主、兼容并蓄,提升水平、内涵发展,平等合作、保障安全”工作原则,不断拓展国际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合作交流在数量和质量上协调发展。

学校与英国蒂赛德大学、美国南犹他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国外高校联合举办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广告学和啤酒酿造与饮料工艺(酿酒工程)等本科合作办学项目或合作交流项目,合作项目在校学生总数达1100余人。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的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学校与港澳台地区高校也有密切的往来和交流。

2017年,学校启动国际学生学历教育项目,首批招收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次国际学生14名。学校还获得“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资格,开辟了我校本科生出国留学公派资助的新渠道。

学校以合作办学项目、优秀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湖北省及校级国外引智项目等为依托,积极推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并有计划输送教师和学生到国外学习交流。学校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坚持内涵发展和品质提升,有力提高了国际交流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4.质量保障体系

4.1 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十三五”规划强调:坚持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工程,进一步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促进各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将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各级党政班子履职尽责考核体系。在各学院(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将本科教学考核情况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一票否决项目,确保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学校坚持实行教学工作例会和学生工作例会制度,重点部署本科教学各个方面的工作和重点落实教学各环节的工作,有力地保证了本科教学工作质量。

落实各级领导听课与深入教学一线调研制度根据学校关于教学检查文件的有关规定,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管理干部深入课堂听课、深入实验室调研,对课堂教学和实验室调研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教务处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教务处和学院(部)主要领导、系(教研室)主任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建的教学指导组,积极开展“教师名师观摩课”、“获奖青年教师观摩课”、“同行教师公开课”等活动,让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互相促进,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完善教学激励机制。学校继续完善和实施课程教学质量奖、教学成果奖、学科竞赛奖、教学名师奖和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等一系列奖励制度,加大优秀教师表彰和奖励力度,扩大教学奖励覆盖面,营造尊师重教、科研促进教学、以本科教学为荣的良好氛围。2016-2017学年,学校对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成果或项目、教学名师奖、课程教学质量奖、学科竞赛奖、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奖等方面突出的22个项目的负责人(团队)、586名教师予以奖励,奖励覆盖面达84%。在此基础上,增设了学院级教学建设与改革、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教学内涵建设专项奖励项目,奖励额度占学院奖励性绩效津贴总额的16%,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多种形式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坚持两年一届的“师德先进个人”评选,2016年,评选学校第五“师德先进个人”5名,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先进事迹,发“师德先进个人”的示范作用。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育工会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2016年,1名教师荣获全国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名教师荣获湖北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参加“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张国全老师荣获2017“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组织参加湖北省青年教师发展论坛论文评比,1名老师获省一等奖,并作为高校的3位代表之一在省青年教师发展论坛上作大会交流发言。组织开展学校教学名师评选,召开“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改革经验交流会”,激励广大教师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4.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学校将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作为《“十三五”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的重点建设内容,强调坚持全员参与、全程监控、面向全体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改革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实行校、院(部)两级教学督导制度、两级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系统推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形成完善的教学促进机制。

坚持三期教学检查坚持“三期”(期初、期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每学期期初,对教学环境、教学设施与设备、教师授课计划和教案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做好开学准备。期中,通过学院(部)自查、督导员检查、教师自评、学生评教、学校抽查、专项检查、校领导听课等形式了解教学过程状况,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期末,加强诚信教育,严肃考纪考风,强化考试巡视制度。

开展专项教学检查学校成立专项检查督导组,对各个不同的专项进行检查,2016-2017学年,对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改革执行情况,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执行情况,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执行情况,新进教师、外聘教师、课程教学质量奖推荐教师的授课情况等专项进行了检查,专项检查组对突显的问题给予了整改意见和建议,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为学校教学决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指明了方向。

强化教学过程督导我校是省属高校中开展教学督导最早的高校之一,迄今已有二十四年,部分承担基础课教学任务的学院(部)还组建了学院(部)本科教学督导组。2016-2017学年,由11名教授组成的校级教学督导组,分别对新进教师、课程教学质量一等奖推荐教师、新开课课堂、常规课堂进行了听评课,共涉及教师240名;对立项的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改革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和结果验收;参与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改革经验交流会;对学校的日常教学情况,进行了随机巡查;对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与毕业实习工作过程管理及工作质量进行了督查。教学督导过程中发现违反教学管理规定的行为,严格按学校《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进行处理,2016-2017学年,有2名教师因违反教学管理规定被认定为级教学事故,并做出了相应的处理决定。严格的教学督导和过程管理,有力地保证了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5. 学生学习效果

5.1 本科生毕业情况

2017届本科(含专升本)毕业年级学生共计4202人,其中毕业4135人、授予学位4096人,毕业率为98.41%、学位授予率为97.48%

5.2 学生学习满意度

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学校采用网上测评方法,测评的内容主要由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总体评价等6个方面10个问题构成。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应参加调查人数15322人,实际参加人数14592人,参与率95.23% ,综合评价为优秀(90分)的教师占80.28%,综合评价为良好(80-89分)的教师占19.72%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应参加调查人数11521人(应届毕业生不参加调查),实际参加人数11170人,参与率96.95% ,综合评价为优秀(90分)的教师占90.69%,综合评价为良好(80-89分)的教师占9.02%,综合评价为中等(70-79分)的教师占0.29%。教师整体教学质量优良率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分别为100%99.71%。从测评的结果分析来看,学生对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上都较为满意。

5.3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学校十分重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并将此工作纳入各学院年终考核,体育部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学校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测试程序、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2016-2017学年,本科生应测人数为14629人,实测人数为12969人(未测学生包含政策性免测学生),参测率88.65%。通过率95.40%。数据全部整理完毕并已上传到教育部体质测试平台。

5.4本科生就业情况

就业情况。2017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3.94%,其中协议就业率70.57%,灵活就业率3.75%,自主创业率0.27%,出国及升学率19.36%

2017届毕业生与2016届相比,就业率提升了0.03%,出国及升学率提升了2.99%,灵活就业率下降了1.21%。其中升学率为17.73%,相比201614.33%高出3.4%201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有效实现了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双提升。

用人单位满意度。为全面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客观需求与总体评价,学校对2017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开展了跟踪考察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交流座谈、同步利用电话、网络QQ及微信平台的方式,合计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34份,数据分析得出,用人单位对2017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9.18%。如表5.1所示。

用人单位一致认为:本校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比较合理、专业基础好,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勤奋忠诚、勇于担当,具备吃苦耐劳,务实肯干的良好敬业精神,在工作中体现了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在“团队精神”、“诚信度”及“责任意识”等方面尤其给予了高度评价,但相应指出本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及“动手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5.1 用人单位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表

指标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满意

不满意

前三项(合计)

团队精神

34.88%

54.63%

10.22%

0.27%

99.73%

诚信度

40.74%

53.13%

5.72%

0.41%

99.59%

责任意识

30.65%

59.67%

9.26%

0.42%

99.58%

业务知识

19.21%

58.86%

21.39%

0.54%

99.46%

学习创新能力

20.98%

60.22%

18.26%

0.54%

99.46%

沟通与交流能力

30.11%

58.17%

11.17%

0.55%

99.45%

心理素质

27.38%

58.45%

13.49%

0.68%

99.32%

竞争进取意识

27.38%

52.18%

19.75%

0.69%

99.31%

动手能力

23.30%

56.13%

19.62%

0.95%

99.05%

总体满意度

32.15%

56.95%

10.08%

0.82%

99.18%

6. 特色发展

6.1 持续推进课程教学范式的深刻转型

以体现任课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全面实施为推手,持续推进课程教学范式的深刻转型。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实施情况。学校自2010年开始启动课程教学范式转型试点工作,在课程教学中试行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学校2014年出台了《关于编写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原则意见》,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突破口,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型组织、学生课外学习项目设计等方面综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包括课程进度、考核安排、评分规则、课堂纪律、学术诚信等对教师和学生双方具有约束力的内容,以固定和规范的形式明确了课程教学中师生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师生双方的责任,保障了师生尤其是学习者的主体权利,从而达到规范课堂教学的目的。在先期试行的基础上,学校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组织实施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要求所有开课教师设计好每一门课,上好每一堂课,指导好每一项实验项目。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实施的初步成效。学校以召开学生座谈会方式,对2012级、2013级、2014级本科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座谈会调查情况统计,学生普遍对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感到满意,认为方案编制合理,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所占比例较高,教学方式丰富多样,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效果良好。学生在课前了解教师的教学安排,有利于做好预习及自主学习准备,逐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这项工作的推进,有效促进了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及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凸显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改革理念,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及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与途径。

6.2 持续推进教师对学的问题系统研究能力的提高

以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改革和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主要评价内容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调整为举措,持续推进教师对学的问题系统研究能力的提高。

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改革的推行。学校制定了《关于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改革的指导性意见》,确定了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为重点的评价原则,加快推进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的改革,加大平时成绩比重,丰富考核方式,明确考核的诚信要求,及时记载、合理评定学生成绩,形成以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要求课程学习评价贯穿于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之中,杜绝一学期仅一次期终考试来决定学生成绩的格局,采用多次、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综合评定学生课程成绩及学习效果。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安排学习评价,一是督促学生的学习;二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引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应用和探究,学会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应用、探究、创新等各种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诚信、合作精神等素质要求得到进一步强化。在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中还纳入了学生自评与互评以及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写实性评价等辅助评价手段。让学生知道在课程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为今后其它课程学习提供借鉴。2016-2017学年,共立项227门学习评价方式改革试点课程,并组织试点课程任课教师经验交流会,起到了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整。为使课堂教学更好地成为学生的学习、应用、探究、创新实践、交流沟通、合作、批判性思维等各种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对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以此作为引导,积极寻求各种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新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注重讲授方面的指标设计,更注重学习方面的指标设计,以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实施的达成度作为评价的主线,充分体现以教师教得好为基础,更以学生学得好为关键的评价思路。在实践中,为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一是认真组织学习,以学院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同时把《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及内涵解释》做成小册子,教师人手一册。通过对辅导员集中培训,再通过辅导员以班会的形式对所有学生进行学习和宣讲;二是正确引导,要求教师以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解释作为教学指南,要求学生在认真领会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解释后对任课教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通过持续推进教师对学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在课程教学及教学指导中不断实践,学生的学习、创新实践等各种能力提高明显。本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80项,获奖259人次。其中,获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58项、三等奖100项。在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奖13项,创学校历史最好成绩。

7. 需解决的问题

7.1 学科(专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学校共有63个本科专业,分布在工、管、理、农、文、经、艺、教等8个学科门类,这些专业的设立和布局,是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自然形成的。但经济社会环境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新的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转型升级进程加快,经济国际化、市场化加速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为适应上述变化,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学校制定了《武汉轻工大学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实施办法(试行)》,依据本实施办法,2016-2017学年,学校调减了1个本科专业。但专业调整力度还不够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突出办学特色和竞争优势,不断增强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能力,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效益。

7.2本科教学经费投入需要进一步增加

学校尽管有较为稳定、可靠的办学经费来源,但财政拨款经费仍显不足,制约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将一方面争取政府部门的更多支持,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开源节流、合理分配,加大对本科教学经费的倾斜力度,加强资金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确保本科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