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2018年度重点工作安排

来源: 作者: 发表日期:2018-06-05 阅读次数:

一、扎实推进内涵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1.切实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全面提升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一是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全国教育工作会等有关精神,从学科思政、课程思政、教师思政、学生思政、环境思政等多方面聚焦发力,建立健全“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用好主渠道主阵地,提升思政课时代感和吸引力。推动其他各门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强化育人功能,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学生骨干、文化环境、科研、实践、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挖掘育人要素,健全育人机制,完善“三全育人”体系。二是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制定迎评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对照评估指标体系,认真做好各项审核评估工作,并以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学基础建设,确保本轮评估取得良好成效。三是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贯彻落实学校第九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细化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健全本科教学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核心能力。健全校、院(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院(部)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责任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从2018级起,逐步实现本科生导师全覆盖。确立教学学术理念,通过政策导向激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提升教师教学学术发展能力与水平。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进本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扎实做好专业评估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加强“课程中心”平台后续建设,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组织编撰《轻工大读本》,与通识教育选修课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学风。精心组织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力争在该奖项上实现零的突破。四是加强招生就业工作。加大招生宣传工作力度,推进百所优质生源基地建设,提升生源质量;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强化指导服务,落实精准帮扶,积极引导毕业生留鄂就业、基层建功;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完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支持体系。五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照各学科、专业硕士点建设培养目标,加强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环节中的质量监控,优化评估体系,组织实施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六是提升开放办学水平。加强与海外高校的联络沟通,加深合作国际高校的交流,拓展来华留学生招生渠道,充分挖掘资源,积极开展本科生及研究生国际学历教育。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和全国粮食行业(武汉)教育培训基地的平台作用,积极争取行业内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大力开展粮食行业内各类人才发展方面的培训服务工作。

2.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强化学科优势与特色。按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加强学科建设的总体谋划和顶层设计。出台“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构建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为核心,以畜牧学、工商管理等学科为支撑的一流学科建设体系。制订博士单位建设三年工作计划,明确3-5个博士点建设学科,加快推进博士单位建设。聚焦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将农产品加工与转化领域的优势向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向拓展和提升。大力推进两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和两个校级骨干学科群的建设,确立农业科学ESI建设学科,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学科发展空间,催生学科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保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合理配置资源,统筹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和博士单位建设;落实学科带头人和学科群首席负责人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学校职能部门、学院、学科带头人(负责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增强学科带头人(负责人)自主权,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学科建设评价与调整机制;启动学科发展状态监测系统,突出考核重点,确保学科建设方案落在实处。

3.树立人才强校意识,着力提高师资水平。牢固树立人才是学校第一资源、第一核心竞争力的理念,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坚持外部引进与内部挖潜并举,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博士单位建设为目标,优先保证特色优势学科,加强薄弱学科,扶持新兴学科。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依托“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百人计划”等引智平台,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加大教师引进力度,培育创新团队,构筑学术梯队,配优教师资源,提升学科队伍核心竞争力和教师队伍整体实力。采取有力措施,有计划、针对性选派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出国研修,优化教师学历结构,拓展教师国际学术视野。适应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坚持新进教师“授课资格证”制度,广泛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和实践能力训练。开展新一轮教师岗位竞聘,实行岗位类型结构比例控制,明晰岗位职责任务,严格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坚持“底线约束”,强化激励机制。完善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代表作”制,发挥杠杆和导向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积极探索和建立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的方法和路径;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注重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和优势。完善各院部、相关职能部门、服务部门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大力营造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校内人员的流转机制,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进一步贯彻国家和我省关于科研体制改革的新政策,深入实施学校科技八条,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政策,强化科研组织与服务,释放科研活力。紧紧围绕学校优势特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开展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研究,加大标志性成果培育转化和科技奖励申报工作力度,增强纵横向科研协同效应,力争在承担重大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社会等方面综合水平有较大提升,科研进账经费增长50%。进一步凸显科研工作在学院(部)目标考核和教师岗位考核中的重要地位,优化科研考核和约束机制。强化科研意识,浓厚科研氛围,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岗位的每位教师都要努力做到归属一个学科、明确一个方向、挂靠一个平台、参与一个团队,承担(参与)一个项目。加大培育和建设省级以上创新研究平台及高端智库力度,加强对科研平台的考核和评价,产出有社会影响的调研报告、咨询报告和高水平论文,提升决策咨询服务能力。深入实施专利工作管理办法,激发更多的专利成果和应用成果。加强国际科研合作,继续推进与大型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启动国家粮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融入大产业,全面组织参加科技推介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联系,促进成果转化,以优势学科、学科群建设为基础,积极开展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产业的科研合作,构建研发平台。推进学报网络化建设,提升学报办刊质量与影响力。

二、加强内部管理与条件建设,为内涵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坚持依法治校,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强化法治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学校应对法律事务的能力,不断提升依法治校水平。强化章程核心地位,完善章程落实机制。全面梳理学校规章制度,加强财务资产、采购招标、审计监督等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2.深化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根据国家关于高校放管服改革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化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理方式与管理能力现代化。按照提高站位、简化程序、强化服务的思路,推进机关管理改革,推动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进一步明确机关部门职能定位,强化服务学校战略落实、规划实施、提质进位等核心目标任务职能。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基层、服务师生工作效率。推进院部管理改革,创新院部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分党委政治核心作用,扩大院部办学自主权,进一步增强院部办学主体意识。

3.开源节流,加强学校经费保障力度。根据学校财务收支紧平衡的现状,着力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完善预决算制度,优化会计服务,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强化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预防财务风险,确保办学投入和收支平衡。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国有资产预算管理要求,建立健全资产配置、使用及实验室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加强资产配置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进一步强化政府采购内控建设与过程管理,高效完成学校采购招标工作任务。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友工作机制,扩大基金会影响力,拓宽筹资渠道,助力学校建设发展。

4.谋划长远,加快校园基础建设。按照学校未来发展需要,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加强领导,组织专班,全力争取各方支持,大力推进校区置换工作,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新校区建设,切实维护教职工利益。继续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开工建设金银湖校区教学实验楼、工程实训楼。加强后勤社会化与服务监管,不断提高后勤服务标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丰富图书文献资源,优化图书馆人文环境与学习氛围。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和网络安全工作,促进互联网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加强档案馆、校史馆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加强体育工作和医疗卫生服务,增强师生身体素质。

5.清廉务实,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巩固巡视整改成果,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意见,严控“三公”经费,厉行节约,勤俭办学,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加强行政监察和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反腐倡廉和追责问责力度,营造清廉务实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强化联系基层、联系师生和调查研究工作,畅通师生信访、申诉渠道,积极回应师生的合理诉求,及时解决师生反映的问题。健全重要工作检查督办机制,加大履职尽责监察力度,狠抓决策落实,大力营造勇担当、善作为的干事创业氛围!

三、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1.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按照载体多元化、活动特色化、项目品牌化的基本思路,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化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打造校园文化精品。继续实施“一院一品”工程,新增3-5个能反映轻工大办学特色、办学传统与教学学风校园文化精品项目。紧扣时代脉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推出1-2项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加强校园精神的凝练,弘扬敬业爱校精神,丰富师生精神家园,激发师生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完善油博馆规划设计,积极推进油博馆建设。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2.夯实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加强校园综合治理。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逐级签订稳定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消防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夯实安全稳定责任体系。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工作,建立上下沟通、内外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聚焦敏感时期、重点人员,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选树“四有”教师典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大力加强教师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工作规范和校情校史教育,开展师德先进个人、师德标兵等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先进典型模范事迹,引导全体教职工增强大局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争做“四有”教师。

4.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凝聚事业发展合力。坚持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民主办学,加强两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推进校务公开,充分发挥工会民主管理、决策监督作用。加强对困难教职工的关心和帮扶,关心和积极解决教职工实际困难,举办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积极倡导教职工热爱学校、关心学校、支持学校、努力为学校做贡献。充分发挥校老协、老教协、关工委的作用,激励离退休教职工支持和参与学校建设、发展。